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初探
软件名称: |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初探 | |
文件类型: |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98.87 K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4-11-10 | |
软件简介: |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 Review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初探 周建波 (七煤集团煤气公司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 要]利用“同采地质地段”理论对生产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分类,科学地指导煤矿生产。 [关键词]矿井地质条件 同采地质地段 指标 分类 中图分类号:TDI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04-0043—01 前言 根据(矿井地质规程》对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分类,较普遍的反映是:一个具 体的井田。很难根据它的各项地质冈索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的指标,唯一 地确定它的矿升地质条件类别。这种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的不确定性。来自分类 指标条文的模糊性及不同人对它理解的差异性。但根本原冈在于地质体的复杂 性。 1地质体的复杂性 1.1多样性 影响开采条件的地质因素很多,它们在成因、特征、人小和对开采条件的 影响方式和程度上也很不相同。许多地质冈索还具有地区性,要制订包括所有 井田或煤层的开采地质条件的分类方案,是相当困难的。 1.2变化幅度广阔性 地质体大小或特征的变化幅度是非常广阔的。断层落差可以从几百米、 几十米到l米左右t走向延伸可以从几百、几十公里到短于工作面:褶曲可以 从很大到小于工作面:有的对并田影响甚微,有的则成了安全的严重威胁等。 由于地质体范围的巨大变化,同一种地质因素对不同井田的开采条件影响的差 别也很大。对变化幅度如此巨大的多种地质顺素分为四个等级.它们的界限必 然是模糊的。 1.3空间性 地质体都是三度空间的,不能忽视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利排列。同样条数 和总长度的一些较小的断层.由于空间分布不同。对生产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等 距平行排列,垂直走向,对生产影响甚微t相交于一隅,相交处可能无法回采。且 全都与煤层走向斜交,影响最严重。确定煤层稳定性时,样点的选取也有空间 分布的问题,如果不考虑样点分布的空间性,则同~煤层,最终评定结果,可能 是稳定、较稳定煤层,也可能是不稳定煤层,内蒙占不稳定煤层。 1.4叠加性 煤层的破坏效应,包括煤层原生成冈的分义尖灭及后生的冲蚀带、陷落 柱、断层、岩浆岩等的影响使煤层变薄或中断。它们中任何一种破坏效应都 影响煤层的开采条件,煤层受到的破坏就是它们的全部破坏效应之和。故此 “原则上应以三个地质因素(断层、褶曲、岩浆岩)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主 来加以综合评定 的做法,在不少情况下会导致对开采条件的错误评价。假 设,某井田有断层、冲蚀带和岩墙各三条,煤层有局部不可采区域三小块,有岩 床和陷落柱各三个。从每种因素来说,数量都不多,故按规程井田应届I类。但 这些因素若互相交叉切割,其综合影响却会使开采条件变得相当恶劣。但有些 情况,其地质效应又是不可加的。如岩墙沿小断层侵人,它们对煤层的破坏效 应只相当于岩墙(或断层)的单独效应。因此,在评价井田类别时,应考虑各地质 闪紊所起的综合作用,否则,其评价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2评价指标的一般性原刚 (1)分类指标必须有广泛的实用性。 (2)分类因素与分类指标要相对稳定。 (3)分类要与技术条件密切联系,同时突出地质因索的影响,不应受社会或 人为因素的影响。 3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 上述分析表明,影响煤层开采的地质因素多,变化大,空间配置与相关关系 复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以所有地质因素为直接分类基础 理的分类方案。其界定是模糊的,分类结果是不唯一的,起不到指导生产的作 用,因此,寻找一个综合的分类指标,是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关键。 3.1 “同采地质地段” 本文提出“同采地质地段 作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唯一指标。 “同采地质地段”是指具有相同开采地质条件,能连续推采的煤层地段。 在一个同采地质地段内,用相同的采煤工艺和设备可以连续完成采煤任务。同 工业技术 ●I 采地质地段的边界。为各地质体本身的边界及采区界、水平界、矿界等等。 “同采地质地段”的划分方法: 将所有影响连续推采的地质量因素的界线, 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则这些界线所同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地段,就是 “同采地质地段 。其中的每一块,具有相同的开采技术条件。地段之间,其开 采技术条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样的分类指标具有简单、统一、实用的 特点。 “同采地质地段 以能否连续推采为唯~划分标准。如某小断层落差略人 于l/2采高,但该煤层有伪顶(或伪底),且伪顶(或伪底)的硬度较小,机组能够 切割,则这个断层就不能作为划分“同采地质地段”的边界。 3.2 “同采地质地段”的等级划分 “同采地质地段”的大小差别很大,要以一定的标准对它们分成若干等级。 衡量“同采地质地段 等级的最合适的标准就是各种采煤方法对连续推采面 积的一般尺寸要求。因此,本文做如下划分: (1)一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综采。 (2)二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机采。 (3)三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炮采。能布置山止规炮采工作面。 (4)四类同采地质地段:虽布置不出正规工作面,但仍可开采。 (5)五类同采地质地段:生产上已无法开采、利用的块段。 4分类方法 以各煤层各类“同采地质地段”罔定的储量占本煤层总储量的百分比来 划定煤层类别。 再以各类煤层所占有的储量占矿井总储量的百分比,确定矿井类别。 由于此分类方案要求所有影响连续推采的各种地质因素I都必须充分准确 的反映出来。因此在 进行分类时,必须以已回采或开拓的水平和采区为分类的基础,未开拓的 (或延伸)邻近水平(或采区).则采用同层外推法和类比法进行评价。公式为 P =KP 式中P——已回采(或开拓)的水平(或采区)中某一煤层某类“同采地质 地段”圈定储量占该水平该层总储量的百分比: P ——延伸(或邻近)水平(或采区)中某一煤层某类“同采地质地段”圈 定储量占该水平该层总储量的百分比: K——相关系数。 K值主要反映未知区与已知区相比较,由于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同采地 质地段”在面积和量上的差别。 请注意,外推和类比一般应由同一煤层的已知区去推断该层未知区。因为 同一煤层的不同地段相关性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评价煤层类别时,以各水平(或采区)的储量加权求得。 结语 “同采地质地段 概念的提出,旨在抛砖引玉。关于具体的分类标准,尚待 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科技博览l 43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