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西南大市场 开启铁运新征程 -----澄合铁运分公司一季度实现安全效益双丰收
三月份,澄合铁运分公司外运原煤29.89万吨,突破时隔43个月以来单月最高运量。一季度,原煤外运量累计71.88万吨,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季达到的最大运量。
2013年以来,受煤炭市场销量影响,铁路原煤外运量大幅下滑,空有运能,却使不上劲。2017年下半年,经过多方不懈努力,顺利打开西南市场。市场打开了,外运不愁了,干劲更足了。尤其是进入4月份,平均日运量达万吨以上,这对澄合铁运分公司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运量一上来,这下可好了,终于把身上的那股干劲使出来了,真舒坦!”
“多运煤,才能有效益,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一线职工王凯旋和田新高兴地说。
近日,在澄合铁运分公司各基层站段,一季度原煤运量的喜人成绩不仅增添了大家的干劲,如何乘势而上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该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张彬桥说:西南市场的拓展,使我们澄合铁运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为了确保原煤运输的通畅,特别是西南保供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一是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过程管控,积极构建双重预控机制,确保安全运输有序可控,态势平稳。二是强化运输管理,科学调度指挥,优化行车组织,加强沟通协作,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三是强化素质提升,加大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为澄合铁运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四是强化精细管理,落实准军化管理的要求,强化严细管理,向管理要效能。我们澄合铁运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决心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决完成西南市场的保供目标任务。
科学调度确保高效运输
一季度,该公司认真执行矿业公司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西南市场原煤保供任务,干群一心,努力克服车辆差、装煤慢、排空车多、效率低、春节长假等诸多难题,加强与矿方、路方的沟通与协调。
车辆多、作业程序多,站场作业人员也多,该公司从安全方面入手,由王村车站、二矿车站先后组织矿方、西南公司、澄煤公司煤检站干部职工召开“保安全保运输”专题会议,切实保证站场作业人员安全。加强与路、矿各方沟通协调,科学合理组织运输生产,稳步推进现场安全管理,优化作业流程,落实环节管控,保证车辆及时到站、对位、装车,努力缩短作业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突出抓好车辆信息的预测预报,对车辆集中到达和单点装车容易引起的频繁调车作业,采取与矿方进行平行作业,最大限度地压缩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力争做到多拉快运。
紧盯一线夯实安全根基
运量提升,安全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该公司结合实际,建立了“公司、站段、班组、岗位”四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风险评估的执行要求以及各专业风险防控重点;认真落实干部走动管理、添乘、月度安全基础管理考核等制度,严格考核验收基层管理干部和岗位职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业流程、岗位风险辨识的掌握情况,确保安全、管理、运输各个环节有序可控。
安检科科长党军旗说:我们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详查管理中的短板,切实做到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年初,通过修订出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考核办法》《2018年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安全风险联责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要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深入一线找问题、强化跟踪解问题”等方式,切实排查安全隐患。
一季度,该公司管理干部下基层巡查374人次,添乘机车100趟人次,共解决问题196件,查处安全隐患50余条。
严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一季度,该公司利润指标实现扭亏为盈,单位完全成本较计划降低49%,修旧利废创造利润10.4万元,全面完成一季度各项经营指标。
财务科科长党文莉说:按照治亏创效相关要求,分公司修订完善了《2018年经济运行方案》、《经营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在每月经营分析会上对经营结果进行通报,把各项预算指标分解到部室、站段。同时,在各基层站段深入开展“双杜绝、双再生”全员岗位增值创效等活动,引导干群牢固树立“干毛巾能拧出水,空油桶能刮出油”的思想,积极优化行车组织,努力减少排空次数,加大回收复用力度,为实现降本增效奠定了基础。
强技提素锻造“澄合铁军”
为了充分发挥正激励作用,分公司设立了学习奖励基金,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该公司劳人科长黄柏涛说。
针对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实际,该公司加强各工种岗前、班前、现场培训及重点人员、关键岗位、特殊工种培训;坚持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全员提素活动,开辟了铁运在线网络考试系统,将考试成绩与个人岗技工资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对于强化职工理论学习,加强职工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扎实开展“师带徒”活动,引导更多的青工苦学本领,勤练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开展覆盖全工种的“三功两素”基本工修炼和“绝技、绝活、绝招”三绝竞赛和职工技能比拼、岗位练兵活动,使一批技术状元、岗位能手、创新能手脱颖而出,为安全运输生产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