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困难当机遇,让绊脚石成为垫脚石——记钱营孜矿W3221工作面顺利完成收作业侧记
1月15日,从四百米井下得知,钱营孜矿采煤区回采的W3221工作面顺利完成收作业,许多职工忐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回首2019年,是集团公司爬坡过坎的关键之年,采煤区全体干群不辱使命,一路披荆斩棘先后克服了,W3221工作面里外切眼精准对接,过落差高达18米的超级DF70、DFX38断层组,用宽阔而厚重的臂膀,扛起集团公司、矿赋予的重担。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2019年2月14日,经过协助安装调试,采煤区于正式进军W3221工作面回采。随着W3221工作面的回采进尺,预计4月初需要里外切眼对接。从进军开始就已经谋划里外切眼对接工作。对接前,只有采煤区班子成员知道,对接方案改了多少遍。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各地点的具体责任人,细化了所有工序的步骤及操作流程,预想了各关节的应急处置方案。该区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井下现场调研,面对面与班队长、老工人交流,不断完善对接安全技术措施;提前将外切眼支架、推移板、销排、输送机底链条安装铺设完毕,把电缆槽放置在支架立柱前方,外切眼上口提前安装布置绞车;按照预想设计加工平板车,增加底盘高度、减少轮轴间距,让运输机溜槽作为运行轨道,在地面多次模拟测算试验,并在井下制作大件模型,每一步工序都精细测算、模拟,确保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力争实现精准对接。对接期间,该区一改传统作业工序流程,充分利用运输机、支架对接、管线、电缆布置的工序衔接,实现最大限度的平行作业。自主设计加工专用平板车,用于牵引运输机尾、驱动部和特殊溜槽。待运输机断链后,使用上口绞车分别将运输机尾、驱动部、特殊溜槽等部件固定于平板车上自溜槽中板处牵引至上口,进行输送机组装、检测、联合试运转,72小时顺利完成此项任务。此次对接,相比传统工艺流程,对接需要耗时6天,影响出煤6万余吨,生产时间影响减半,按照当时煤炭价格570元/吨计算,创造经济效益1700万余元,并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这一切,都源于采煤区全体干群投入的心血与智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19年6月底DF70断层开始揭露,该区早早编制了专用措施,采取集中贯彻与单独贯彻相结合,做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学习贯彻,达到人人学习到位,人人掌握技术要领,人人把牢安全难关。班子成员井下带班时间,现场给广大职工加油打气,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也在班前会时间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吸取教训,敲响安全警钟,引导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按章作业。7月下旬过DF70、DFX38断层组,根据最新地质预报显示,最高落差可达18米。过断层组期间,该区严格执行“机长制”,把各类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人,由各组分包“三机”、皮带、采煤机、液压支架、无极绳绞车等设备,做到谁检修谁负责,检修不到就追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于7月15日、16日两天的早班时间,更换了采煤机重型滚筒,编制了详尽的技术措施,明确了运输路线、运输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需要超前准备的作业所需工具设备,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确保达到破岩效果。此外,为有效降低过断层期间滚矸石给职工造成安全威胁,因地制宜设计出了遥控闭锁操作系统,该系统由通讯基站接入127V电源,沿线覆盖机巷操作台到风巷超前支架处,各转载点人员站远距离使用手持机遥控操作,实现全通讯段实时通话、定点“三机”自动闭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到8月中旬,顺利过DF70、DFX38断层组。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采煤区全体干群在W3221工作面342天里,克服里外切眼精准对接、过落差高达18米的超级DF70、DFX38断层组等艰难阻力,生产原煤300万余吨,磨练了坚强意志,提高了业务技能,也为全体干群在新的一年里开拓进取打下坚实基础。
采煤区荣获2019年度先进科区
能打善战的采煤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