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得花开香满园--永煤公司贺驼煤矿创新安全培训方法侧记
“通过检查,看到贺驼煤矿在安全培训上重视也重实,很多方法值得推广。”4月13日,省工信厅对该矿安全培训执法检查反馈会,煤炭发展指导处副处长徐春华称赞道。
永煤公司贺驼煤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抓好日常培复训、理论学习、实操练习等工作的同时,创新推出班前督导、现场提问、特色宣讲、违章矫正等特色培训,全面开花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操作技能,使安全培训成为矿井安全发展的“加速器”、“助推剂”。
打通“肠梗阻”
班前会是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第一阵地,贺驼煤矿将班前督导引入其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为了提高班会效果,该矿开展了部室管理人员安全包保活动,分班次到区队班前会开展督导,实现了“一对一”服务基层区队。
不断线的班前督导,带来的效果很是显著:30分钟的班前会开得更紧凑有效,区队管理人员布置工作抓重点、讲要点,职工在班前会上及时了解公司及矿井的管理动态、发展形势,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为什么干,班前会质量无形中大幅提升。
“当班的工作安排重点、危险源辨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及作业规程培训、每日一题等关键内容,值班队部都会清晰而具体的告诉我们,杜绝了大水‘漫灌’、做到了精准‘滴灌’,提高了班前会的质量。”谈及班前会的变化,综采队职工孙成勇深有感触。
班前会督导真正把职工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技能、保安全上来,让区队管理人员更有精力抓生产。
从最初的“要我安全”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该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着、提升着。
前三个月,该矿“三违”人数同比去年下降了14.7%,隐患数量同比减少1524条。
直通“前沿地”
违章同生病一样需“就医诊疗”,这在永煤公司贺驼煤矿已不是新鲜事儿。
该矿以技术人员为专家、兼职教师和安全协管员为医师的“诊疗团队”,通过听、问、诊、定、培、考、思、访八步法,提高安全意识、矫正不安全行为,第一季度就医矫正130余人次。
孟醒是开拓一队的一名掘进工,4月9日8点班因未掩矿车就卸材料被定为一般“三违”,4月10日,培训中心便对他进行了帮教。
“当时感觉有些小题大做,现在看来很有必要,我真正从思想上扭转了对‘三违’的认识。如今工作中再没有以往的差不多思想,要干就必须按标准干。”孟醒坦言。
再辨识、再学习、再培训,强化学习促使职工综合素质和现场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该矿在“学习+测试”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技术“讲课+现场提问”的形式,以采掘机运通为主战场,针对生产一线职工在日常生产、巡检、操作及现场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实施部室人员入井提问指导的方法。提问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内容涉及岗位作业标准、危险源辨识等。
第一季度,该矿管理人员累计提问指导职工400余人次,纠正和制止不安全操作行为73人次。
用好“靶向式”
4月11日,永煤公司贺驼煤矿针对近期矿井轨道运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组织部室负责人、区队机电管理人员及信号工、把钩工开展了“靶向式”培训。
培训活动要求学员讲一两则亲身经历的运输事故并剖析事故原因,并也立足岗位和矿井现场实际,查不足、找漏洞、定措施。22名学员共查找井下运输安全隐患8处、分析造成运输事故原因10条、制定防范措施24项,在进一步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矿井轨道运输管理。
“‘靶向式’培训就是针对员工所需、安全所需、生产所需开展的培训工作,学员可以几百人,也可以几个人,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该矿培训中心负责人丁家康说。
据丁家康介绍,今年以来,该矿重点开展了六期三种形式的“靶向式”培训,培训职工300余人次。反思式。总结月度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找出因管理不到位、制度有盲区、责任不落实造成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涉及的责任人,通过反思,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堵塞漏洞。检讨式。分析月度发生的“三违”及隐患假闭合、假整改等现象,要求责任人分析违章及不重视隐患带来的后果,并做出检讨,警示他人。案例式。各专业部室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找出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收集相关事故案例,并通过集中学习、微信推送等形式观看学习,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促进安全生产。(范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