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荣誉感干工作
——记河南能源义煤集团石壕煤矿巷修队姜涛
“下午装设备,两点钟我带职工到现场。”
“措施改好了,马上找领导审核。”
“54名职工核酸检测情况,已经上报疫情防控办公室。”
9月11日,河南能源义煤集团石壕煤矿巷修队八点班进班会结束后,姜涛便坐在电脑旁,一边整理文件,一边接打工作电话。“他就像一个陀螺,一到队里就停不下来。”该队队长、职工不约而同地这样评价姜涛。站立观察了十多分钟,姜涛的确有“停不下来”的本事、“没事找事”的热情。
一举一动做表率
2011年,作为一名毕业大学生,姜涛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石壕煤矿。“在家门口干工作,就得干出样子来,不能给父母脸上抹黑。”带着一股青涩和“矿山情结”,姜涛踏上了开采“光”的道路。初到矿井时,姜涛不仅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现场学习,升井后,他还积极查阅研究施工图纸、说明书,尽快让自己进入角色。从生产工艺到现场管理,每一道工序姜涛一个不落的干了一遍,不懂不会的就认真地记在本上,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光学习笔记就记了满满4大本。
在平时的工作中,姜涛不但用心学,更注重实实在在地干,该队职工们常说,像他这样认真的年轻人还真是少见。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矿井支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进,对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对操作技术要求更严了。为了确保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生产,姜涛反复摸索、调阅资料,针对巷道加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又经过与工友们的询问、探讨,姜涛自行编制了打设液压抬棚门式支架技术措施。这套技术措施,后来在各个区队竞相传阅、拜读学习,成为了一套巷道支护的“金措施”。“姜涛身上充满了干劲,干活仔细还爱动脑筋。这个年轻人,大伙儿——服!”身边的职工这样评价道。
一心一意添光彩
得罪人的事,别人不愿干但姜涛干;出力气的活,别人推辞但姜涛爱揽。“任何事情,往小了说,是个人的事,往大了说是队里的事、矿上的事,做不好就是在扯后腿,给矿上抹黑。”作为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姜涛的觉悟显然与他的党龄成正比。在他心里,集体荣誉感比个人情绪、感受更重要,只要是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姜涛决不推辞,甚至“大包大揽”,因此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忙碌的一幕。
13040工作面下巷掘进作业规程,措施加上图纸,姜涛整了两百多页,并且通过了层层审核,可施工计划的变动,让姜涛白忙活了一场。这项工程原本计划由巷修队施工,但随着矿上工程的变动,该项掘进工作由掘进队负责。工程变更了,制定好的作业规程对巷修队来说,已没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已经审批的作业规程,随后我把电子版发给你,需要变动的地方直接改就行了。”姜涛主动拿着自己整理的作业规程,交到了掘进队。“你总是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了写这个作业规程,你都连续35天没歇班了。”妻子得知后,埋怨里添加了更多的心疼。除了每月跟班16天,职工安全培训、对接科室上报材料、协助做好党支部建设工作,都是姜涛的“分内事”,“同事有事忙,我也会搭把手,都是工作,哪能分那么清楚。干好就行了。”为此,姜涛像个陀螺一样转动,这样他才觉得没有因为自己而给队伍“丢人”,他才会安心的下班回家。
一鼓作气搞创新
在姜涛眼里,煤矿生产绝不是一板一眼、非黑即白的。有制约安全的,姜涛就去琢磨改进;有影响作业进度的,姜涛就去推敲解决。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劲头,在姜涛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煤炭产品质量,是矿井生存的命脉。为此,各项工作开展既得保证安全,又得兼顾效益,不能舍本求末。姜涛所在队伍负责13060上巷车场掘进,为保证煤质,实行了煤矸分运,但13采区施工单位众多,矸渣从三区轨道上山到北大巷再到副井底升井,出矸运输战线长,容易导致矿车供应不足,影响生产,也会对各个区队生产材料的运输造成影响。如果不解决,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如果去解决,就得尽早拿出办法。爱琢磨的姜涛,又给自己揽了活。经过现场研究和考证,姜涛大胆设计了平地排矸系统,采用工字钢配合钢筋网及废旧皮带搭设行人平台解决行人不便问题,在皮带机尾加工铁护皮防止矸石夹在皮带机尾影响皮带运转问题,用二运皮带出矸,改变以往偏口车直接到渣堆边出矸,减少场地局限性对出矸的影响,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人均工效。
《综放工作面110工法沿空留巷技术研究》《扩帮回撤悬移支架在13012工作面的应用》多项科技创新项目被矿井收购并采用,其中《U型钢小推车在12202工作面下巷的应用》被义煤公司科技市场收购。“多一份技术支撑,就多一份安全保障,产量就多一份提升。”姜涛这样说。
成功来自勤奋,付出终有回报。姜涛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那厚厚一撂鲜红的证书,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果,讲述着一名优秀矿工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奋斗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