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小孩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从小陪伴我们长大,这天以后掀开了中国人迎新春的序幕,也是腊月里第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腊八节的历史习俗中,不仅有腊八粥的温暖,更有驱逐疾疫的祈愿。
民间腊日固定在腊月八日后,节俗在祭祀祖先、社稷、百神之外,通过引入佛教而逐渐丰富起来。据记载,当时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村人并击细腰鼓”,农人鸣鼓起舞,迎接新春。
冬去春来,春草生长,万物复苏之时,也是疾疫流行之际,战胜疾疫成为腊八节的重要节俗。农人们击鼓迎春时,戴上面具,请佛教驱逐疫情。
后来腊八节最大的突破是腊八粥的出现,据记载:此月(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寺庙熬好腊八粥后,除供僧人食用,还赠送檀施、贵宅等家。百姓受此影响,也开始在腊八节熬制腊八粥。
这些典故流传至今,也许是人们神话般的说辞,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人生哲理。
佛祖成道过程中历经磨难,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精神的觉醒,他要去寻找众生脱离苦难的法门。他的爱是大爱,找到了他的价值。人生的念头千千万万,静坐省察是人生的必备功课,认识自己想要追求的,想要拥有的生活,从中真正领悟到天地大道。
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各种磨炼,一次次打磨中,心性愈发坚韧。俗话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人在尘世间,没有比把生活的辛苦当作苦行的修行,更好的心态了。
天道镂刻在人心中,从来就不必外求,人心被执着和欲望蒙蔽,迟迟得不到天道的启示。虽然天赋有别,领悟不同,个人的层次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向着这个方向去,就是好的,就有希望,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