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矿山记忆
刘春章
生命的代价
胜利冲昏了人们的头脑,荣誉迷住了人们的心窍。县里庆祝大会后,滨海煤矿成了全县的学大庆的先进典型和热门话题。一时间,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报道滨海煤矿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一片赞扬声中,矿领导也飘飘然,昏昏然,一味片面地追求生产,而忽视了安全工作。加之采矿经验不足,一场恶性事故突然从天而降!
1983年10月2日,国庆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
上午9时18分,上班不久,矿工们急急匆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急于尽快恢复生产。这时,井下的通风系统还没正常运行,从煤层中弥漫出来的瓦斯气尚未完全冲淡驱散,矿部就下达了开始生产的命令。运煤的电瓶车在大巷、采区往返送货运煤。霎那间,只见一道电光在大巷上空闪过,瞬间就爆发出“轰、轰、轰!”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发生了!瓦斯爆炸!人们震惊了,呼喊着,恐惧着。安全警报迅速拉响,全矿紧急集合!矿山救护队全副武装,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援!爆炸的瞬间,温度急剧上升,高达一千多度。铁轨都被烧红、弯曲变形。巨大的冲击波把人体打得粉身碎骨,血肉模糊。据救援人员讲:事故现场相当惨烈,惨不忍睹!有的矿工整个尸体,像玉米片片被糊在巷道的墙壁上;有的被冲击波击倒在排水沟里;还有的身体全部被烧焦,像烤糊的麻雀,根本无法辨认。一动就碎成八块。轻者,身首异处,掉胳膊断腿!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伤23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在瞬间毁灭了!
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兄弟煤矿派来救护队增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经过三天三夜的紧急救援,事故总算处理完结。12位遇难工友的遗体整整齐齐摆在小广场。全矿干部职工和亲属在为他们送行!亲属们,哭天喊地,泪流如注。苍天垂泪,大地悲咽,秋风怒号,江河扬波,在为他们壮行!秋雨潇潇,哀乐低回,在为他们致哀恫哭!
血的教训使人们头脑清醒了:搞煤炭生产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安全为天,安全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不逾!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
痛定思痛,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市委、市政府和安监局在全矿主持召开了安全生产总结大会。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撤销原生产矿长的行政职务。给书记记大过降级处分。
二:停产一个月的整顿,开展“查思想、查隐患、查规程、查制度”的四查活动。
三:加强安全设施的投入,从技术上保障安全生产。
四:充实和加强安检组织的建设。从区、队、班层层设立专兼职安检员。
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安全生产步入正轨。
人们掩埋了同伴的尸体,擦干了眼泪,又投入了新的夺煤战斗!
盛极必衰
从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到1988年,整个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商品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产品过剩、滞销、积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为煤炭行业也不列外,由原来的香饽饽,开始出现滞销积压。工人们辛辛苦苦挖出的煤,在煤场堆成了小山,没人问津。褐煤由于燃点低,经太阳暴晒和风吹雨淋,很快就发生了自燃!一时间,煤场成了火焰山!为了及时阻止煤炭的自燃,就安排专人24小时在煤场洒水灭火,控制监督煤炭的自燃。
煤卖不出去,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工人也不能拿到工资!怎么办?是坐等待毙,还是开动脑筋,走出去,开拓市场,寻找出路!
矿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大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党支部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达成了一致共识:我们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困难,国民经济的调整也是暂时的,良性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跑得过快,必须停下来,歇一歇,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一下能量,以利再战。认识明了,干劲就有了。我们一边缩减产量,保持基本供给;一边加强市场营销。由原来的坐门待客转为主动送货上门,立即成立了运煤车队,送煤到企业。对用煤大户和生产稳定,信誉良好的企业,如果资金周转困难,就可以适当赊账。同时,采取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措施。我们利用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办起了空心砖建材厂。煤矸石既占地,又严重污染环境。办起建材厂之后,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增加了就业岗位,又创收了企业的利润。为了安置富余女工,我们就办起了纺线厂,使她们有活干,有饭吃!
煤炭采过后,在地面形成了几米深的塌陷地,时间已久,就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湖泊和沼泽地。我们就安排男性富余职工,在塌陷地办起了水产养殖场,养鱼养虾,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还开发了道恩人工湖,每逢佳节,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渔歌互答,其乐无穷!我们在井下采空区,建起了养猪场和蔬菜种植基地,猪养得又肥又壮,年出栏量超过1200多头,达到了肉食自给自足。种植的蔬菜品种齐全、有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有机环保,成了地下绿色田园。我们的创新,受到了国家煤炭部的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有条件的煤矿推广。
寻求出路
从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到1988年,整个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商品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产品过剩、滞销、积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为煤炭行业也不列外,由原来的香饽饽,开始出现滞销积压。工人们辛辛苦苦挖出的煤,在煤场堆成了小山,没人问津。褐煤由于燃点低,经太阳暴晒和风吹雨淋,很快就发生了自燃!一时间,煤场成了火焰山!为了及时阻止煤炭的自燃,就安排专人24小时在煤场洒水灭火,控制监督煤炭的自燃。
煤卖不出去,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工人也不能拿到工资!怎么办?是坐等待毙,还是开动脑筋,走出去,开拓市场,寻找出路!
矿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大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党支部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达成了一致共识:我们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困难,国民经济的调整也是暂时的,良性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跑得过快,必须停下来,歇一歇,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一下能量,以利再战。认识明了,干劲就有了。我们一边缩减产量,保持基本供给;一边加强市场营销。由原来的坐门待客转为主动送货上门,立即成立了运煤车队,送煤到企业。对用煤大户和生产稳定,信誉良好的企业,如果资金周转困难,就可以适当赊账。同时,采取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措施。我们利用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办起了空心砖建材厂。煤矸石既占地,又严重污染环境。办起建材厂之后,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增加了就业岗位,又创收了企业的利润。为了安置富余女工,我们就办起了纺线厂,使她们有活干,有饭吃!
煤炭采过后,在地面形成了几米深的塌陷地,时间已久,就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湖泊和沼泽地。我们就安排男性富余职工,在塌陷地办起了水产养殖场,养鱼养虾,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还开发了道恩人工湖,每逢佳节,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渔歌互答,其乐无穷!我们在井下采空区,建起了养猪场和蔬菜种植基地,猪养得又肥又壮,年出栏量超过1200多头,达到了肉食自给自足。种植的蔬菜品种齐全、有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有机环保,成了地下绿色田园。我们的创新,受到了国家煤炭部的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有条件的煤矿推广。
作者介绍:刘春章,山东龙口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长期从事文秘写作工作,曾在《大众日报》《中国检验检疫报》《胶东文学》《烟台散文》《北海文学》等报刊发表过多篇作品。退休前,在龙口检验检疫局任副处级干部。现为龙口海关退休关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协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