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的火焰熊熊燃烧(报告文学)
第一章 悲壮的出征:肖国平的嘱咐
“快点,再开快点!”肖国平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焦急地催促着司机。车窗外,黑黢黢的小山一闪即逝,高速公路上的路牌、地灯被速度拖曳成了或绿或黄的线条。“肖大队,不能再快了,车子在晃啊!”司机几乎喊了起来。
“是余震!”一位队员小声嚷道。车内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干什么?”肖国平回头厉声喝道,“抓紧时间休息!”车内顿时恢复了安静……
一个多小时前,5月13日凌晨1时30分,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矿山救护大队训练场上,是另外一种景象——
寂静的夜空中,突然响起了凄厉的警报。20秒,是的,只用了20秒,所有队员集结完毕。
副大队长肖国平是位身材健硕的中年大汉,他站在队伍前面,大声宣读了上级命令:“二小队、四小队由我和副大队长兰辉带队,共22人,立即出发,于13日7时之前赶到省应急救援中心领受抗震救灾任务……出发!”
矿山救护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益生率留守的队员们向登车的战友们敬礼。望着肖国平、兰辉等战友熟悉的背影,李益生心头突然闪过一丝痛楚——长期艰苦的训练使肖国平、兰辉都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肖国平还患有严重的肠炎,两个人都是前不久才出院,这段时间正在保养,连跑步都很小心,现在却要上前线!还有,肖国平的母亲年过七旬,体弱多病,需要专人照顾;还有!他最疼爱的弟弟身患绝症,就在前两天,医院发来了病危通知书……当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时,肖国平曾嘱咐家人和知情的同事,他弟弟的事不要告诉上级领导和他的老母亲。
李益生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老肖、老兰,亲爱的战友们,保重,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两辆应急救援车警灯闪烁,踏上了征程。训练场边,数十位老人、孩子和妇女在黑暗中相送。每次出去执行任务,不管夜再深,家属们都会来送行,因为,这个职业太危险了……“如果他牺牲了,就当是见了最后一面。”在现场,一位妻子幽幽地说。她的身旁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啜泣声……
第二章 向蓥华进军:淳朴的乡亲让救护队员们潸然泪下
13日清晨6时18分,成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度室,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欧钦两眼血红地朝刚刚赶到的肖国平喊道:“蓥华,你们快去蓥华,那里的灾情非常严重,有一所学校垮了,下面埋着两百多名学生!”
从成都经彭州前往什邡市蓥华镇的路上,车窗外的情形,让指战员们心情沉重,缄默不语。蒙蒙细雨中,只见公路两旁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太多的工厂、学校、村庄伏下了身子,但是它们绝不就此平静,它们分明仍在流血、哭泣、呼号!太多了,以致于无论大地如何广袤,也绝不能让它们安眠。近处,一群群神情颓废的灾民在向外撤离,见过他们眼神的人都会被震撼,因为,那不仅是悲伤、不仅是愤怒、不仅是无助、不仅是绝望,也不仅是坚强!随处可见遇难者的遗体,在路边凌乱地堆放,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已成为冰凉的数据,虽然无暇思量,但谁能抹去此时此刻人们心中的悲凉……远处,一根巨大的烟囱被拦腰截断,一座铁塔兀自倾斜,仿佛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茫然地俯视着这百感莫名的人间。
前进太艰难了!本来平坦、宽阔的公路有时会突然凹陷或拱起,有的地段路面上长长的裂缝足以让轮胎卡住,而在滑坡地段,路面狭窄,车子需要很小心才能通过。闯过多处鬼门关后,他们终于到达蓥华镇。
鉴于部队官兵也已到达,并已开始对蓥华镇实施救援,指挥部命令矿山救护大队分成两组,对蓥华镇周边的煤矿进行灾情侦察。从13日中午到傍晚,救护队员们先后赶到四个煤矿。据了解,四个矿大部分人员已疏散撤离。
返回途中,二小队遇见了一群淳朴的乡亲。见到救护队员们,老乡们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一位老大爷一把拉住二小队副小队长王宏的手,递给他半碗面条,硬要他吃:“小伙子,吃吧,吃了对东西才有力气去救人!”队员们早已饥肠辘辘,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半碗面条是这10几位老乡仅有的一点食物!这哪里是触手冰凉的半碗面条啊,这分明是灾区人民滚烫的心!早已百炼成钢的矿山救护队员们的心,瞬间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