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变换180°/n(n为测回数)
3.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若用固定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进行点上对中,每次对中应将基座旋转360°/n。
第三节 水平角观测
第82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水平观测,所采用的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表27规定。
第83条 在倾角小于30°的井巷中,经纬仪导线水平角的观测限差应符合表28规定。
表28
仪器级别
|
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
|
检验角与最终角之差
|
两测回间
互 差
|
两次对中测回(复测)间互差
|
DJ2
DJ6
|
20″
40″
|
-
40″
|
12″
30″
|
30″
60″
|
在倾角大于30°的井巷中,各项限差可为表28中规定的1.5倍。
第84条 在倾角大于15°或视线一边水平而另一边的倾角大于15°的主要井巷中,水平角宜用测回法。在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偏离不得超过一格,否则应整平后重测。
第四节 边长测量
第85条 在井下采用光电测距的作业要求:
1. 下井作业前,应按第16条规定,对测距仪进行检验和校正;
2. 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
3. 每条边的测回书不得少于两个。采用单向观测或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时,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mm;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
4. 作业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并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和维护仪器;
5. 仪器严禁淋水和拆卸。应建立电源使用卡片,定期充电;
6. 在井下使用光电测距仪,应严格遵守《
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86条 用钢尺丈量基本控制导线边长时,必须采用经过比长的钢尺。钢尺比长应遵守下列规定:
1、可能在接近作业温度的阴天进行;
2、回数不得少于两个。每尺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估读至0。1mm,长度互差应小于1mm;
3、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贴近钢尺,每尺段丈量时均须读记温度一次;
4、按各单程比长结果计算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000。
第87条 丈量基本导线边长时,应遵守下列:
1、 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不得小于10m,定线偏差应小于5cm;
2、 对钢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悬空丈量并测定温度;
3、 每尺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不大于3mm;
4、 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的水平边长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在边长小于15m或倾角在1上的倾巷道中丈量边长时,往返水平边长的允许互差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边长的1/4000。
第87条 丈量采区控制导线边长时,可凭经验拉力,不测温度,采取往返丈量或错动钢尺位置一米以上的方法丈量两次,其互差均不得大于边长的1/2000。
第88条 丈量采区控制导线边长时,可凭经验拉力,不测温度,采取往返丈量或错动钢尺集团位置一米以上的方法丈量两次,其互差均不得大于边长的1/2000。
第89条 在倾 巷道中测量边长时,观测垂直角的精度应符合表29规定。
表29
观测方法
|
DJ2经纬仪
|
DJ6经纬仪
|
测回数
|
垂直角互差
|
指标差互差
|
测回数
|
垂直角互差
|
指标差互差
|
对向观测(中丝法)
单向观测(中丝法)
|
1
2
|
-
15″
|
-
15″
|
2
3
|
25″
25″
|
25″
25″
|
第五节
|
导线的
|
延长
|
|
|
|
|
第90条 基本控制导线一般应每隔300~500m延长一次。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30~100m延长一次.
当掘进工作面接近各种采矿
安全边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