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一年一度学雷锋的日子,看到各类媒体平台上关于学雷锋的报道,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过往,也想起了一些关于《雷锋日记》的记忆。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雷锋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一本《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动容。“雷锋精神”超越时空,激励了几代人的健康成长。
我第一次听说雷锋这个名字是在一所乡镇小学就读时,记忆中,每年3月初,班级总会组织开展“学雷锋、大扫除”之类的活动,同学们都表现得很踊跃,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抹桌子……那时候,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打扫卫生的阶段,其真正的精神内涵则是一概不知。
直至上初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室的书架上看到一本破旧泛黄的《雷锋日记》。出于好奇,就借读了那本书。在读完整本日记后,雷锋的语言、雷锋的思想、雷锋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吸引着我、熏陶着我。多年以后,一提《雷锋日记》,我还在回味着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弱小的生命?如是你是一颗小螺丝钉,你是否会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些语言,这些思想,使我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全新的认识。
读完《雷锋日记》,我一直在想,他是那么朴实,他是那么自然。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半点勉强或刻意,他有着一颗纤尘不染的赤子之心。他是一滴水,他是一线阳光,他是一颗粮食,他也是一颗小小螺丝钉。他以普通士兵的身份,成就了平凡岗位中的伟大奉献,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造就了短暂青春的永垂不朽,他向人们诠释着信念、无私、奉献与爱。只要人们需要他,他可以是任何角色。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感谢那个年代,感谢雷锋精神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感谢《雷锋日记》让我学会了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履历,让我在边写边思考的过程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这份纯真与执着。
在公司,我经常与同事交流写通讯报道的诀窍,每次我都告诉他们,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前提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爱我们的企业,更爱我们手中的这支笔。只有心中有爱,才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我们写出的东西才有意义,其实这不也正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和升华吗?
雷锋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榜样,希望每个人心中永远珍藏着一本《雷锋日记》,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挫折面前不低头。(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