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四月,我有幸参与了单位组织的“书香润煤海,悦见新时代”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中,在同事们真挚的分享里,我深切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如何浸润煤矿行业的土壤,又如何与新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自古以来,读书的价值始终璀璨夺目,不言而喻。在古代,它被视为光大门楣、步入官场的金桥;而今时今日,它更是个人立足社会、追逐梦想的关键阶梯。在许多人的心灵深处,读书承载着厚重的目的与功利色彩,以至于一旦达成心愿,便将书籍束之高阁,转而沉溺于游戏、短视频的虚拟世界,或是任由时光在无所事事中流逝,也不愿翻开书页,沉浸于知识的海洋。然而,现实中不乏有人误解了读书的真谛,将其视为文人雅士、学者的专属领地,认为普通人无需涉足。另一些人则深陷名利场的漩涡,终日为贫贱所困、为富贵所诱,忽略了读书的价值。
我也曾怀揣着世俗的心态去阅读,但我更渴望通过书籍的力量重塑自我、超越自我。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要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而读书,正是获取这些滋养的最佳途径。
林语堂先生曾言:“读书的目的在于摆脱庸俗。”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更加谦逊、通达,避免狭隘与偏执,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升华。培根在《论求知》中精妙地指出:“读书既能作为消遣,也能作为装饰,更能增长才干。”毛主席曾深情言道:“吾生之最大乐趣,莫过于沉浸书海。”他坚持“宁可一日无食,一夜不眠,不可一日无书可读”。历史长河中,那些卓越非凡之士,往往与书籍为伍,以阅读为悦。身为凡夫俗子,我们或许不奢望借由读书功成名就、富贵双全,但通过阅读的点滴积累,我们足以重塑自我,构筑起一片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与心灵避风港。如此,即便人生路上风雨交加,我们也能拥有一处心灵的栖息之所,不让疲惫不堪的灵魂流离失所。
在这书香洋溢的日子里,我们暂别疾行的步伐,让纷扰的心绪寻得一处宁静的港湾。轻轻拾起一本好书,悠然泡上一壶清茶,在袅袅茶香与墨香交织间,细细品味书中韵味。
(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