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之前采煤工作面切顶单体的支护方式,对过渡液压支架进行技术改造,加装侧护梁装置……近日,在招贤矿业230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经过多次设计、验证,改造完成的新式端头液压支架正式投入应用。
“2302工作面风巷隅角有空顶超距现象,最后一架过渡架存在隐患和缺陷,当工作面面长出现变化时机尾隅角出现空顶超距现象,如增加一架单元架支护则行人通道达不到要求宽度,持续设计加工多种临时支护,均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
“工作面风巷隅角区域空顶超距,最大空顶距达1米,末架过渡架支护盲区达6㎡,如果增加一组单元架行人通道宽度不足,实测最小宽度仅0.5米。若遇顶板压力显现时,还要再增加支护,职工劳动强度加大不说,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是个大隐患,必须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提及这项技改的背景,采煤部技术员张顺介绍说。
只有抓住了关键,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为了彻底解决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风巷隅角空顶超距这一问题,杜成忠、梁纪康、张顺三人技术攻关小组经过与郑煤机沟通,现场测量支护强度及支护距离验算,在原过渡架顶梁上加装连接耳、护帮千斤顶、侧护板,增加支护面积及支护强度。顶梁连接耳采用Q345B钢板(厚度30mm),侧护板规格长5.2Xm×宽0.8m×厚30mm,护帮千斤顶工作阻力240kN,行程350mm。经过现场测量、三维建模、强度校核、加工监造、地面预装、井下安装6个环节,空顶距控制由1米降至0.2米,支护盲区消除率100%,通道宽度稳定保持1米。
“就像是给工作面插上了一对安全的翅膀。”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说道,使用新改造的过渡支架替代了单体支护,在保障职工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工序,提升了工作效率。
改造后的过渡架现场安装使用,工作面靠近风巷放置一架加装侧护板的过渡架,侧护板用护帮千斤顶支撑到顶板上,解决了空顶超距现象,解决了其他支护方式行人通道达不到要求的现象,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具备稳定性优、整体性强、放煤效果好、结构更简单、尺寸更紧凑、更加轻便等优点。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三角煤回收率,已推广应用至招贤矿业2302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