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单位组织去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心情比较复杂,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怕老人讲方言听不懂。随着车子的熄火,我们拎着米、面等慰问品推开了敬老院的门,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有的只是岁月沉淀后的宁静与安然,敬老院里的布局一览无余,大概时间还早,宽敞的院落里并没有看到老人的身影,只有映入眼帘的十几间房子默默地诉说着现主人的故事。
春日的阳光正斜切过门廊,外边的大风衬得院子里越发安静,我们的到来为静谧的院落增添了一丝活力。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阿姨接待了我们,收拾完带来的东西,有老人陆陆续续地出来晒太阳,行动不便的也被阿姨用轮椅推在了阳光好的地方。老人们有的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眼神望向我们,似乎在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有的三两成群围坐在一起,和我们志愿者下起了象棋;我们的到来让不大的院落格外热闹,那些老人或坐或站的身影,脸上都洋溢着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也有对生活的知足。
我怀着一颗敬畏与关怀的心,走近一位坐在角落的老奶奶。她的头发已经花白如雪,脸上的皱纹如同岁月刻下的深深印记,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而有神。负责照顾的阿姨给我们说“她已经九十岁了,眼睛依然很好,甚至能穿上针,脑子也不糊涂……”跟我们说完,阿姨转过头对着老人打趣到:“你看这是谁来看你了?他们都是谁啊?”“我的孙子孙女们来看我了!”老人看着我们开心地说到。听到老人这么说,感觉心里酸酸的,不由得从心底浮起一句话:等我以后老了不在了,希望我孩子的孩子,也能善待我的孩子。
我轻声问候她,她缓缓转过头来,脸上绽开了一朵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原本有些紧张的心瞬间平静下来。我坐在她身旁,与她聊起了天。她的声音轻柔而缓慢,讲述着自己那些关于的孩子、孙子,和自己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回忆就像一部珍贵的老电影,在我眼前缓缓放映。我静静地聆听着,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走进了她的世界。她慢慢的讲着,那一刻,我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那是对关怀、陪伴和温暖的渴望。他们就像一群孤独的孩子,在岁月的长河中漂泊,渴望着有人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给予他们一丝慰藉。
温暖的阳光洒在敬老院的屋顶上,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望着那些老人们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慨。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忙碌于自己的生活,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关怀的人。而敬老院,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收留了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老人,给予他们一个安享晚年的地方。
离开敬老院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敬老院,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人间的冷暖,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启示。那一张张慈祥的面孔,那一句句温暖的话语,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知道,这次敬老院之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慰问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老人,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张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