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值此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在沿海地区的舰艇开放日让人民群众踏上祖国的各类巨舰,成为最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堂,除了水面上的舰艇飞机,未曾露面的潜艇更是人民海军的强大底气,回望波澜壮阔的强军征程,黄旭华院士的名字如深海中不灭的灯塔,他用一生诠释“深潜”精神,照亮了中国海疆的守护之路。
1958年,面对西方技术封锁,黄旭华毅然投身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载。他舍小家为大国,连父母至亲亦不知其行踪,只因“当祖国需要时,我甘愿潜在水底”。
在荒岛之上,他与团队用算盘和磅秤计算潜艇数据,以“三面镜子”(放大镜、显微镜、照妖镜)从零摸索,终在1970年让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劈波斩浪,使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份无声的坚守,是人民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向深蓝的基石。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以62岁高龄随艇下潜,成为世界首位参与极限深潜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面对“艇毁人亡”的风险,他说:“我是总师,必须对艇上170条生命负责!”试验成功时,他挥毫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的诗句,将惊涛骇浪化作科研者的浪漫。
如今,人民海军75周年之际,新型核潜艇驰骋深海,航母编队远洋砺剑,这份辉煌背后,正是无数如黄旭华般的“深潜者”铸就的钢铁脊梁,值此海军华诞,吾辈青年当以黄老为镜,赓续“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申杨洋)